纵观整个零售的格局,不能够简单地认为,一个旧的时代已经结束,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。在零售业来讲,目前还建立不了这样的一个对应关系。
零售业一直在重构。按照零售的理论来讲,总是有新进入者。所谓的“价格破坏者”进来以后,颠覆了原来的零售格局。
新零售是当下中国零售市场热门话题。互联网企业、实体零售商、投资机构、政府、协会等各个层面都作了一些相关注解与定义。
1、如何看待新零售?
新零售是零售行业在面临线上红利日渐式微,消费升级做出的转型。新零售的到来,不是单一的某一个原因造成的,它是由多种条件下促成的。
消费升级,体验消费的消费观念早已经被提上日程。再加上数字经济化时代,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的发展,各种黑科技的出现,冲击着传统零售业,电商的暴利时代过去,新零售到来。这不是简单的线上向线下的转变,而是一种融合,全渠道营销,全经营环节改造,供应链优化,智能管理。传统电商在这种冲击下,转型是必然的。
以上是我们对所谓的新零售的一个基本判断。
2、对于“新零售运动”的定义,未来会有怎样走向?
“新零售”这个概念最初在2016年由马云提出,如今已经演化出多个不同版本。阿里讲“新零售”,京东叫“无界零售”,苏宁、腾讯说“智慧零售”,网易叫“新消费“,不同说法共同指向的是零售业态正在迎来的变革。这里边,码叔觉得核心还是观察经营模式的影响。现在我们看到的像“全渠道”,应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新零售经营模式。
线上线下打通,形成全渠道的经营模式,现在已是整个零售业基本达成的共识。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,阿里投资一些实体店等,都是较典型的全渠道思维。
无论是从技术端来看,还是从消费者需求端出发,码叔认为,全渠道应该会成为未来零售业的一个“标配”。这是一个比较确定的趋势。
3、如何评判当下出现的新零售业态的价值?
有两个基本的维度。
一是评估客户价值感,是不是提高了顾客忠诚度。比如来店频率、客单价的上升,这些都能直观反映出顾客买不买账。
二是财务投入产出能否平衡。不然,就是伪命题。越投入,盈利时间越长。客流很大,但是亏损,那肯定难以生存。
但复杂在哪?有一个所谓的投入期和最终实现投入产出的规模盈亏平衡点。比如说开到几百家店能够实现盈亏平衡,可能就要有比较完整的数据来进行测算。但现在这种数据外界很难获得。
4、未来,中国零售市场格局会否重构?
零售业一直在重构。按照零售的理论来讲,总是有新进入者。所谓的“价格破坏者”进来以后,颠覆了原来的零售格局。沃尔玛就是典型的颠覆者。他把传统美国零售彻底颠覆了。
颠覆,然后再被新进入者颠覆,以零售规律来说,有一定的合理性在里头。只是现在这种颠覆在明显加速。因为创新的速度受技术影响。 实体零售商的短板在人才团队。传统零售业,过往不需要很多技术性人才。当新的技术出现以后,尤其是技术传播速度这么快,新的技术怎么用?需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。此外,传统零售企业的一些经营方式要调整,还有传统观念的束缚,都需要人来做破除革新。在未来的竞争格局变化中,一个好的团队是最核心的。
当然,更重要的还是机制问题。就像永辉做这么好,其“合伙人制”起了很大作用。没有好的机制,能干的人也不一定去使出十分的力气。
从落地来讲,实体店因为本身就干线下,这方面的优势很明显。亚马逊投资全食超市,阿里投资宁波三江购物、新华都等等背后,其实也反映出有互联网基因的公司去做线下落地,最后可能还要依托传统实体店,以合作的方式来实现。
未来,零售业的机会在哪?
总的来说2019年零售业即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,传统零售业的转型以及和电商之间的交互融合在所难免,如果想在零售行业做好要注意以下几点。
1、扩大进货渠道,根据零售店的定位,有针对性地购入类别、层次不同的海内外优品,既满足消费者对国外较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,又可以升级产品结构,对于零售店自身来说也可以增加收入,一举多得。
2、打造高品质零售服务店,提供更加优惠的商品价格,增加竞争优势,多进行打折促销优惠活动,吸引消费者进店选购,多举办会员活动,增加消费者粘性。完善售后服务,提供附加生活服务,如阿里旅行服务、移动支付等。
3、零售行业要扩大销售面,多方面发展业务渠道,例如引入积分商城,提供手机充值、电影券、餐饮优惠、积分兑换等增值服务。
4、零售企业想要快速发展,跟上新零售的风潮,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营销。企业品牌借助互联网营销平台进行转型升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,也是企业群体的现实选择。如此,选择一个好的营销平台对企业来说就十分重要了。辅助零售企业进行营销的平台有很多,如一物一码公司的“新零售消费大数据平台”,正是通过平台的各种应用来帮助企业发展,例如通过大数据帮助企业进行精准化营销,通过平台营销活动来提高产品销量等。
近期评论